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厕所。
厕所是五谷轮回之地,是每个人一天要出入很多次的场所,可出门在外,我们常会经历因内急匆匆冲进厕所,结果却被里面的脏乱臭吓出“内伤”,仓皇而逃的窘态。尤其在中国,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当下厕所环境问题实在堪忧,亟需开展一场厕所革命了。
通过记者调查吉林、内蒙古、甘肃、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在乡村农家、景区、高速路服务区,城市酒店、健身房、医院等公共场所,观察体验了各种如厕尴尬。
乡村旱厕随处可见。很多省份的公厕为传统旱厕,无任何卫生设施。一进厕所,一股恶臭袭来,苍蝇扑面飞出,地上尿渍未干,蹲坑中的粪便已经堆满,白色的蛆虫慢慢爬出,让人作呕。周边饭馆都公用公厕,长期无人清洁,有时粪便堆太多,就只好去远点的地方,或者就地解决。在东北农村地区,更是家家都用旱厕,因为养猪普遍,有些地方甚至人厕直接与猪圈排泄池打通,臭气熏天。到了冬天,尿液结冰,如厕让人胆战心惊。
景区如厕憋口气。记者调研了这些省份的许多景区,许多景区的旱厕让人惊呆。每个蹲便里都堆满大便,恶臭难耐。男士卫生间没有小便池,不得不在大便池撒尿,小便冲大便,让人无法直视。许多游客上完厕所红着脸出来,嫌里面太臭,憋气憋的。
城市公厕量少质差。在众多城市的公厕往往凤毛麟角,居民游客很难找到公厕,而许多城市已建的公厕也臭气熏天将人拒之门外。如厕小事关系大民生,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厕所空间虽小,但并不是小问题,“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则要看厕所。”公厕管理意义深远,从个人来讲,在什么环境下如厕关系一个人的健康和尊严。试想,脏乱差的公厕,如何能保证如厕者的健康和隐私。从社会角度讲,公厕干净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对这个地区,甚至国家的评价。再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会因一个让人掩鼻步急的厕所而黯然失色。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考察调研时,得知当地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便再次强调了“厕所革命”的意义。虽然,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公厕无论从普及率还是干净程度,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即便这样,我们还是要看到其中的不足,比如,目前我国城乡公厕卫生环境、设施存在巨大差距。
在习总书记的大力号召下,厕所革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江苏华虹作为免冲水厕所企业的代表,不断推陈出新,为厕所革命贡献一份力量。针对景区厕所与城市公共厕所,源分离资源型生物厕所良好的品质与完善的服务十年来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获得用户的好评。而针对北方大力推广的农村旱厕改造,公司研发的源分离家用资源型厕所已在东北吉林深入农村每家每户,主打安装入户,高性价比,干净卫生,绿色环保,变废为宝,资源利用,在未来几年会逐步推广至东北、西北地区,成为农村旱厕升级改造的首选产品。
——部分摘抄自国家旅游局微信公众号